你能不能把沙漠看成金黃,金子般的成色,而不是沙荒。在沙漠里你只看到一種自然的底色還不夠,還有在底色之上的“綠洲”和躍動在底色之上的紅色“耀斑”。從沙漠黃到沙漠綠,再到沙漠紅,這就是塔克拉瑪干和江漢石油工程鉆井人共同“繁衍”出的生命之色。在順北無人區,我們用現實主義的眼光觸碰荒涼,用浪漫主義的激情發掘到了石油人心靈的綠洲,以及大漠中具有英雄主義的胡楊,那人格化了的“英雄樹”仿若大漠之巔的鉆塔——鉆井人心中永遠的圖騰。塔克拉瑪干,維吾爾語意為“進去了就出不來”的死亡之海。
偏偏就有這樣一群人進去了就不想出來。
“出來,那是丟人的事。不是沒活干,就是被趕了出來。”天下有這樣一群人敢跟塔克拉瑪干較勁。
他們的道理很簡單,就怕閑啊,閑也是一種苦難。沒活干,苦和累不會來找你。苦累也是福分,你信不信?這些握剎把的人,身上流淌著王進喜的血液,他們是鐵人的后裔。在他們看來,鉆井人的腳下不是普通的大地,是版圖,是國家能源版圖,他們一生都未偏離這個令他們魂牽夢縈的版圖。背井離鄉其實就是在去“上班”的路上,走再遠的路不累,干再重的活不苦。資源版圖大了國家就更有希望,更有底氣。別說沙漠,就是月球上有石油,他們也敢把井架立上去。